哲学是冷门学科,形而上学就是冷门中的冷门。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、博士生导师苏德超却将这个"冷门课"上成了"热门课",他的课上总是座无虚席,还有很多校内校外来蹭课的学生,有次停电讲课两小时,学生一个都没走,还被新华社、人民网等媒体多次报道。不禁让人好奇,这位教授的课到底有什么魅力?

湖北最

  "自找麻烦"申请通识课,没想到上成"热门课"

  2013年,苏德超"自找麻烦"申请了《形而上学》通识课,硬是在同事们都不看好的情况下,把它上成了热门课。开放的名额由80人调到了120人,还是有学生吐槽"选了四年都没选上"。

湖北最

  2017年11月9日,18点30分,上课铃响,苏德超健步走上讲台,看着满教室的学生,脚步声未落话声便起:"一个人疼痛到昏厥,那这个人是否还在疼痛?"短暂的沉默后,有学生举起了手。苏德超正要请他发言,突然停电了,整个教室蓦地一黑。黑暗中,苏德超还是请刚才举手的学生发了言,并说,大家讨论半个小时,如果还没来电,半小时后就下课。他们等到了来电,不过已经是在两个小时以后。这两个小时里,100多位年轻人和一位教授,一直在黑暗中讨论着形而上学,没有人离开。下课后同学们往外走,才发现整座教学楼都空了,只有他们这间教室,仿佛不曾停电。这堂没入黑暗的课,后来被载入武大2018届毕业生的毕业歌里——黑夜哲学对话,眼眸里升起灯塔。

湖北最

  苏德超的名声自然而然传到了校外。武汉理工大工商管理专业2016届硕士毕业生吴昊说,他从2015年听过苏老师的一次讲座后,几乎每节通识课都会去蹭课,形而上学已经听了3遍,他就开始听苏老师别的课,"一下班就往武大赶,去晚了就抢不到座位,有时只能坐在地上听。""苏老师每次备课都追求完美,PPT做得非常用心。但他却说,上他的课不用做笔记,不用拍PPT,只要求能跟上他的节奏。"吴昊之前也听过很多哲学课,他认为只有苏老师讲得最深刻、最通俗,更重要的是能开发思维能力。

  期末考题很"玄幻",堪比科幻小说命题大赛

湖北最

  22世纪人类移居外星,上千年后,你作为一名历史学家被派回地球考察,发现类人机器人社会还在运转,你想去看看它们的哲学杂志上写着什么……这不是科幻小说,而是苏德超2018秋季学期哲学核心问题(形而上学)期末考试题大意。前不久,这道题在网上火了,还有人把它搬到"知乎"上,引来24万人次浏览,不少人提交脑洞大开的"答卷"。苏德超批改完试卷后,不定期在自己的微博上晒出高分答卷,不少答卷让人惊叹学生脑洞之大。如果不知道背景,人们会以为是一次科幻小说命题大赛。

湖北最

  每学期,苏德超出的考题都让学生意想不到,从原创朦胧派爱情微小说,到天津河东区流浪狗伤人案件,从"阿尔法狗会下围棋吗",到"如何评价耶鲁大学死脑复活实验"——"苏老师的考试题",已经成为同学们既期待好奇又担心"被碾压"的存在,亦成为网络热搜的桥段。苏德超说,短短十几节课,学生对晦涩的哲学问题不可能理解很深,但通过考这种活题,可以自由地表达思想,这其实就是最后一堂课。

  看不见的"魔法棒",让脑洞开到想象力的边界

湖北最

  人民网报道

湖北最

  新华网报道

  "不到长城非好汉,不学形而上枉学哲学。"苏德超承认,自己的课程和考试题,都有一定的难度。他说,形而上学包含很多逻辑推理,要进行非常密集的思想实验。它在很多方面更接近数学。苏德超给自己定的教学目标,是挑战智商、激发想象、锐化感觉。在课堂上,他要带着学生们进行长串连贯的逻辑推理,谁要是中间开个小差,可能后面一溜都跟不上了;他向学生抛出开脑洞的问题,也引来学生开脑洞的回答,鼓励学生想人之所不敢想、想不到;他强调锐化感觉对于文化认同的重要性,分析为什么中国式幽默很难逗美国人笑。

  从每堂课到最后的考试题,苏德超像是挥着看不见的魔法棒,一路让大家的脑洞开了又开。"我的课吸引人的根本,在于形而上学能让人脑洞开到很大,比科幻小说开得还大得多,直开到想象力的边界。"苏德超如此总结自己受学生追捧的原因,显得如此谦虚。

湖北最

  "老师还是要有使命感,不刻意追求流量。"常有人找上门来,称要将苏德超"包装成网红",但他说不想当网红老师,安安静静当个学生们欢迎的"校红"挺好。"相比'网红',我更愿意当'校红',在校园里做个受学生欢迎的老师。"在苏德超看来,"网红"往往是取悦听众的、表演式的,而"校红"是基于学术、内容严肃的。哪怕是讲笑话,"校红"的梗也必须在学术里。


相关阅读更多